资讯中心 / News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中心»行业动态»正文

医药行业政策推动下的物流优化

发布:2014/04/16 11:37, 浏览:3610 次
药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医药物流具有一些其他行业物流所不具有的特点:品种规格多,管理复杂,针对多频次、小批量的客户需要实现高效并准时的配送,减少差错率,还要对药品的物流过程进行追踪管理。
    早在十几年前,医药企业就认识到物流建设的重要性。北京医药(现更名为华润医药商业公司)、上海医药、国药等十几家规模较大的行业骨干企业,在政府提供贴息贷款的政策扶持下,开始大力改善物流系统,一批现代化医药物流配送中心拔地而起。近年来,受到多级分销体制逐渐扁平化、行业整合加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为了生存和发展,医药商业企业不断加大对物流系统建设的投入,从而在更加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特别是2013年6月1日新修订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即新版GSP) 正式实施,明确要求所有药品经营企业必须在2015年12月31日前通过新版GSP认证,否则不得继续从事药品经营活动。
    据了解,新版GSP提升了药品企业的物流门槛,主要体现在对于药品经营的物流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信息化管理、冷链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方面。比如,新版GSP引入了供应链管理理念,增加了计算机信息化管理、仓储温湿度自动检测、药品冷链管理等新的管理要求,引入质量风险管理、体系内审、验证等理念和管理方法,确定药品现代物流标准、强化药品冷链技术管理、推进企业信息化管理等。
    业内人士指出,新版GSP的实施对于那些已经按照现代医药物流要求运作的企业以及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而言,无疑是一次发展机遇,有利于集中社会资源,发展现代医药物流,实现药品流通全过程的信息化并提高药品流通效率,从而促进医药流通行业健康发展。而对于那些迫于认证压力的企业而言,则面临着不少挑战。一方面,企业需要投入相当的资金更新设备,以达到冷链、温湿度自动监控和计算机系统等设备要求;另一方面,在组织机构、管理文件、人员配置、流程执行上,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提升。同时,质量风险管理、供应链管理理念对国内一般的医药流通企业都是较新的理念,需组织各级人员进行培训、学习。
    因此,新一轮医药物流建设热潮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Copyright 2012-2025 Logica IT Solutions-Web Software Development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3059915号-1 Design By : NJMASTER™